问百科

潮州音乐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)

编辑:Simone 2024-09-25 14:43:15 608 阅读

潮州音乐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)

潮州音乐,简称潮乐,是主要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
潮州音乐是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演奏乐曲的总称,主要流行于揭阳、潮州、汕头等地,其影响辐射闽南、上海、台湾、香港、澳门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世界上潮人聚居的地方。潮州音乐以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而享誉海内外,有着“唐宋遗音”、“华夏正声”之称,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瑰宝 。

潮州音乐大致可分为锣鼓乐、弦诗乐、细乐、庙堂音乐、外江音乐等。其中锣鼓乐属于广场乐,包括潮州大锣鼓、潮州小锣鼓、潮州苏锣鼓等;而弦诗乐、细乐、庙堂音乐、外江音乐等则属于室内乐。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20余种,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、唢呐、深波等 。

2006年5月20日,潮州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编号Ⅱ-50 。

想要了解更多“潮州音乐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)”的信息,请点击:潮州音乐(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)百科

版权声明:本站【问百科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,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,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enbaik.com/article/112645.html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