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节(中国传统节日)
七夕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。又称七巧节、七姐节、女儿节、乞巧节、七娘会、七夕祭、牛公牛婆日、巧夕等 。中国七夕节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,现存古书中第一次出现“七月七日”,是东汉学者崔寔(shí)所撰的《四民月令》 。
七夕最初源于古代的星纪崇拜,后又衍生出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,是少女祭祀星神、祈求心灵手巧的浪漫之夜。七夕节俗的丰富和圆满在六朝时期,汉魏以后主要成为表达女性愿望、比试与展示女性巧艺的节日 。人们在七夕节吃巧果、巧芽面等食品,并进行穿针乞巧、喜蛛应巧、守夜许愿、曝书、晒衣等一系列乞巧活动 。七夕节在早期是庭院式乞巧节日,唐宋时期,演变为社会节日,明清时期七夕节回归庭院。到了当代,七夕节由家庭节日重新扩张为社会节日,人们可以在七夕节的仪式展演,加强地方社会的联系,活跃与丰富地方民众生活 。
七夕节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由民俗文化、爱情追求、创新热情与民族自豪共同构成 。为我们提供了厚重的文化遗存,包括爱情观、劳动观、进取精神、道德观、责任感等,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 。2006年5月20日,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。2008年,甘肃西和乞巧节习俗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。2011年,广东天河、浙江温岭两地的七夕习俗被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。2014年,湖北郧(yún)西七夕习俗被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。七夕对亚洲邻国也有影响,日本、越南和朝鲜半岛都有七夕节。
想要了解更多“七夕节(中国传统节日)”的信息,请点击:七夕节(中国传统节日)百科
版权声明:本站【问百科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,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,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wenbaik.com/answer/214186.html